首页 > 开云(中国) > 行业资讯 >氢能行业一周动态(3.15—3.21)

氢能行业一周动态(3.15—3.21)

时间:2024-07-20
浏览量:13358
分享:

政策动向


郑州开展氢车示范应用奖励申报

3 月 11 日,郑州市工信局、财政局发布通知,开展 2023 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申报工作。支持 2021 年 12 月 20 日 - 2023 年 12 月 19 日期间加氢站对运营车辆加注氢气的相关奖励。中央财政按核准加注量奖励加氢站,省、市级财政按 1:1:1 配套奖励车辆运营主体或终端用户,旨在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当地的示范应用。


张掖多举措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张掖市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制定《张掖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 - 2030 年)》等文件谋篇布局,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出台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给予财政、用地等支持;推动绿氢项目落地,预计 2025 年底形成一定产能规模;搭建交通、化工等应用场景;集聚技术人才。全方位推动氢能全产业链体系建设。


洛阳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3 月 9 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印发《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6 年底,建立多元氢能供给体系,建设 1 - 2 个能源制氢示范项目,打造装备生产制造中心,实现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补齐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短板,产能达 5000 辆。培育超 30 家产业链企业,推广 360 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建设 3 座加氢站,实现全产业链产值不低于 300 亿元。


青岛出台政策助力氢能产业园发展

《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已印发。规划建设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氢能产业园,市级财政连续 3 年每年出资 1 亿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保障园区用地,对重大产业项目优先供地。支持企业研发,按比例补贴研发投入,鼓励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对企业孵化器、入驻企业、重大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产业链协同与应用场景开放,还为高端人才提供住房等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


五部门发布新政,完善绿证交易制度

3 月 1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意见,完善绿证交易制度。明确强制消费要求,健全自愿消费机制,提升交易规模。绿证对氢能环境属性认定和收益获取意义重大,新政将促进绿氢发展,推动非电可再生能源领域绿证应用,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行业资讯


哈啰收购永安行,影响氢能单车格局

3 月 16 日,哈啰集团杨磊控制的上海哈茂受让永安行 19.67% 股份,原实控人放弃 13.77% 股份表决权,杨磊成为新实控人,永安行拟定向增发巩固控制权。双方将在多领域协同发展,推动新兴技术进步。此前永安行业务承压,此次收购为其氢能业务发展带来新变数,有望为其注入新动能。


司凯奇国际赴美上市备案

3 月 13 日,司凯奇国际有限公司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该公司 2019 年成立于南京,专注高端新能源智能化重型商用车领域,拥有多种技术和多款产品,如 “银河 Ⅱ”“银河 Ⅲ” 等。2022 年荣获 “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 称号,赴美上市将助力其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


氢璞创能即将试产,助力长沙储能产业

3 月 16 日消息,湖南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将于本月底试产。其为北京氢璞全资子公司,总投资 3.3 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 15000 台套氢燃料发动机及电堆,预计年产值 30 亿元。目前设备安装接近尾声,投产后将推动长沙先进储能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能建取得制氢技术突破

近日,中国能建氢能公司 “8000Nm³/h 碱性电解水制氢” 工艺包通过评审,达国内领先水平。该工艺包融合电力和化工,有多种电源形式,可定制工艺,覆盖主流电解水制氢运行模式。这是中国能建在绿电制氢领域多项突破后的又一成果,为氢能产业提供可复制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国内首座 “碳中和” 加氢站诞生

3 月 17 日,中国石化青岛海河路加氢站获 “碳中和” 证书,成为我国首座获此认证的母子联合加氢站。该加氢站位于青岛炼化氢能示范园内,通过 “柔性虚拟储氢” 技术和光伏绿电实现零碳排放,运营用电量仅占光伏发电量 30% 左右。后续将推动青岛市氢能交通领域绿氢替代。


肇庆签约氢能产业集群项目

3 月 14 日,北京聚智合众科技与肇庆市高要区人民政府举行粤港澳大湾区(高要)氢能产业集群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分三期建设,将形成全产业链集群,一期生产氢能混合动力系统,二期规模化生产氢能两轮车,三期扩建工厂,预计最终产能达年产 100 万套系统,助力大湾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交付千台醇氢电动轻卡

3 月 17 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与上海商桥举办交车仪式,1000 台远程星智 H9M 醇氢电动轻卡将陆续交付。该车型续航超 1000 公里,能解决长途运输续航难题。其集 “智优全” 于一身,精准匹配上海商桥需求。此次交付助力远程巩固市场地位,推动绿色物流发展。


连云港签约氢能相关项目

3 月 14 日,连云港市开发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总投资 20 亿元的翼氢科技产业园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项目。项目涵盖低空经济和氢能源领域,并与多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多个示范项目建设。此次签约为开发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助力冲刺 “双千亿” 目标。


郑州航空港区投运 50 辆氢能源重卡

3 月 18 日,空港磬德公司在郑州航空港区交付 50 辆氢能源运输车。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发展氢能产业,郑州市成为示范城市群核心。此次交付的宇通氢燃料电池重卡优势明显,配套加氢站投运,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港区氢能全链条发展,助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转型。


质子汽车签约氢能重卡项目

3 月 18 日,质子汽车在秦创原签约 100 辆氢能重卡,针对商洛至西安高速场景运营。陕西省出台政策支持氢能车辆,质子汽车凭借领先自研能力,开发大功率、长续航氢燃料发动机产品。同时,与入区企业签署采购协议,交付碳纤维 IV 型瓶新产品,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我国首款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发布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101 所研发的 “赛道 1000” 车载液氢系统完成跑车测试。该系统具备多项突破性技术,如低蒸发率、高储氢密度等,助力液氢重卡续航达 1000km。目前已启动下一代技术攻关,后续将参与攀枝花液氢示范区建设,推动液氢重卡示范运营。


超高压航空加氢站启用

3 月 18 日,液空厚普公司为世界首架氢动力飞机打造的 70MPa 超高压一体式加氢站启用。该加氢设备集成度高,从生产到投运仅 15 天。氢动力飞机单次加注 7.6KG 氢气,经济时速 185 公里 / 小时,续航近两小时。此外,厚普股份子公司还与法液空开展高压氢气液驱压缩机研发项目第二阶段合作。


德国公布 1000 亿欧元特别基金,推动能源转型与气候保护

3 月 15 日,德国公布财政方案草案,放宽政府债务上限,设立 5000 亿欧元特别基金。其中 1000 亿欧元注入气候与转型基金,用于支持能源转型和气候保护。草案还计划将 “2045 年实现气候中和” 目标写入《基本法》。该方案需经联邦议院表决通过,旨在推动德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气候保护和国防开支等关键领域的发展。


澳大利亚投入 7.5 亿澳元支持绿色金属技术,聚焦氢能炼铁

近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投入 7.5 亿澳元支持铁矿石和铝矿石的绿色开采及加工技术,重点关注氢能直接还原炼铁技术。该技术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署将以项目形式提供资金支持试点示范项目。此前已有大量公共资金投向绿色金属产业,此次资助将推动澳大利亚金属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巴斯夫全球最大单体 PEM 电解水制氢装置投产,引领化工行业脱碳

3 月 17 日,巴斯夫位于德国的全球最大单体 PEM 电解水制氢装置正式投运。该装置装机容量 54 兆瓦,每小时产 1 吨零碳绿氢,每年可减少 7.2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项目采用 PEM 技术,实现制氢与化工生产深度整合,构建 “氢能一体化网络”。获得政府资金支持,为工业脱碳项目提供融资范本,推动全球化工行业脱碳进程。


米其林联手法国科研机构开发 AEM 电解槽技术,加速氢能商业化

米其林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启动四年合作计划,开发新一代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技术。该技术旨在结合 PEM 与碱性电解优势,摆脱对贵金属的依赖,加速氢能商业化进程。由联合研究实验室 AlcalHylab 牵头,聚焦地壳富集材料开发,目前虽新技术不成熟,但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部分内容来源于行业协会公众号、行业媒体平台。